中试型冻干机的冻干过程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蛋白质
冻干过程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相对较低,因为整个过程在低温下进行,蛋白质的结构破坏程度较小。研究表明,冻干过程中蛋白质的保留率可达90%以上。此外,冻干过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变化不大,有利于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
2. 脂肪
脂肪在冻干过程中受低温和低压的影响,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有利于脂肪的结晶,其保留率可达90%以上。不过,脂肪的氧化程度与冻干温度、速率和脂肪种类有关,不饱和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更容易氧化。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可以显著降低脂肪的氧化程度。
3. 维生素
冻干过程中,维生素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研究表明,冻干过程中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的保留率较高,平均减少约10%-20%。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E)在真空环境中氧化减少,保留情况也较好。通过优化冻干工艺参数,如降低温度、缩短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维生素的保留率。

4. 矿物质
矿物质在冻干过程中受热时间短、温度低,结构破坏程度小,保留率可达90%以上。冻干过程中水分的去除会使矿物质浓度相对提高,进一步增强其营养价值。
5. 碳水化合物
冻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保留率较高,可达95%以上。低温和低压条件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结晶,且对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影响较小,能够保持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6. 抗氧化物质
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黄酮)在冻干过程中受低温和真空环境的保护,氧化损失较少,有助于保持食品的天然抗氧化特性。添加抗氧化剂或采用特殊包装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冻干食品的抗氧化能力。
7. 微生物污染
冻干过程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酵母等,降低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风险。冻干食品的微生物指标通常优于其他干燥食品,有助于延长保质期。
8. 水分活度
冻干食品的水分活度较低(通常低于0.6),这有利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从而保持营养素的稳定。低温冻干过程中,水分活度的降低有助于减少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降解。
提高营养成分保留率的措施
优化冻干工艺参数:控制冻干温度(建议在-40℃以下)和压力(0.05MPa以下),以提高营养成分的保留率。
改善包装:采用阻氧、阻光、阻湿的包装材料,减少食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降低营养成分的损失。
添加稳定剂:在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防腐剂等稳定剂,抑制微生物生长和营养成分降解。
总之中试型冻干机的冻干过程对食品营养成分的保留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保留方面表现出色。通过优化冻干工艺和包装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营养成分的保留率,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食品。